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不同, 翻译时,应按现代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文言文倒装句翻译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遇倒装句翻译需用移位法
(1)主谓倒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主语后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如:
例1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刘向《晏子治岽阿》)
译:你治理东阿是很好的阿也!
例2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译:你不聪明也太厉害了!
以上两例都是主谓倒装句“子之治东阿”“汝之不惠”是主语,“甚善矣”“甚矣”是谓语。翻泽时应调整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2)宾语前置
有多种情况,都应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先说谓语或介 词,再说宾语。最值得注意的是用“多”“是”把宾语提到 动词前的句子。翻译时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调整。助同 “之”“是”不译。如:
例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不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例1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为 “不知句读,不解惑”。“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 不译。
例2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
例2“何厌译时将“何厌”放到“有”的后面,即“有 何厌”。“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不译。
例3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号予也。(2009年浙江卷)
译: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例3“不吾予”为宾语前置,翻译时要将代词宾语“吾”放到动词“予”的后面。译为“不肯给我”。
(3)定语后置
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 +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结构。翻译时调整顺序。如:
例1蚓无爪牙之筋骨之甲。(荀子《劝学》>
译:蚯蚓没有锋利“爪牙,强筋的筋骨。
例1“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翻译时把“利”放到中心词“爪牙”的前面。
例2求人可使报秦国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没找到。
例2“可使报秦”是修饰“人”的,即“可使报秦之人”。翻译 时把定语“可使报秦”放到中心词“人”的前面。
例3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译:有一个吹洞萧的客人,合着节拍应和。
例3二“有吹洞萧者”修饰“客”,翻译时把“有吹洞箫者”放到中心词“客”的前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均可用 “之”作助词,容易混淆。区别的办法是: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后置的“之”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 “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语的词或词组。 者结构如下:宾语前置句(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之不解 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定语点置句:爪牙(名词;旱心词)之利(形容词),筋骨之强 锋利的爪牙,强筋的筋骨
(4)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后置非常普遍,按现代汉语的表 达习惯,从它们所处的位置来讲,叫补语。但从内容上讲,它们有时作状语。翻译时要提到动词前面。如:
例1,不拘与时,学与余。(韩愈《师说》)
译:不受世俗限制,向我学习。
例2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译:比田里的农夫还多。
例3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译: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也可译为:徘彻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例4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2008年高考江苏卷)
译:想要将队伍秘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在上面例1、例2、例4,“于时”“于余”“于南亩”“于江南”翻译时就一定要放到动词“拘”“学”“多”“就”前作状语,但有时,有些短语可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也可以不调,仍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如例3。
(5)文言文中,用于修饰动词的数词,有时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常常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有时在文言文中,数词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而现代汉语则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如:
例1骐骧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译:良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劣马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例1句中“一”译为“一次十”译为“十天”,并放到“跃”和“驾’’的后面。
例2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 相如列传》)
译: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罐。 例2句中“一”译为“一下”,并放到谓语“击”的后面。
以上两例中,例1如果按原文的顺序翻译为“良马一跳”。例2译为“替赵王一敲瓦罐”,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应该在数词后加上量同,并放到谓语之后。
例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译: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敗了它。
例3中,“再”译为“两次”,并放到谓语“击”的前面。
例4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译: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来暗示项王。
例4“三”译为“再三”,并放到谓语“举”的前面。以上两例 中,例3如果按原文的顺序翻译为“攻打赵国再次”,例4 译为“举起……暗示项王再三”,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应放在谓语之前。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