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

2023-06-28 16:03:27 来源:江苏教育报

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

“每一个身影,同阳光奔跑,我们挥洒汗水,回眸微笑;一起努力,争做春天的骄傲,懂得了梦想,越追越有味道……”近日,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开展“书记同上一堂党课”课程思政展示活动,在该校高一学生的同声合唱中,同学们对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刻、更真切的理解。

“一直以来,我们都高度重视学生的精神成长。学生的精神成长需要一对翅膀,那就是家庭关爱和学校教育。”镇江一中党委书记吴铁俊告诉记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问题凸显,仅靠班主任的关爱,难以兼顾。为此,该校自2021年开始,将“成长导师制”列为德育重点工作,结合校情、教情和学情,由点及面推进相关工作。


(资料图片)

“正如镇江一中的主动作为一样,在全市推行中小学全员导师制工作,是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德育、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新路径、新探索。”时任镇江市教育局局长刘元良说,“这促使全体教师切实肩负起教书和育人职责,提升育人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创育人工作新局面。”

聚焦需求 积极探索

“‘双减’开始后,我的学习生活发生了不少变化,周末突然空出了许多时间,不知如何应对。”镇江市京口中学八(6)班学生孙欣怡告诉记者,在成长导师杨晓珉的指导和帮助下,她顺利走出心理迷茫期,再次明确了学习方向和目标。目前,京口中学在全校推行全员导师制,每名教师结对8—10名学生,通过日常观察、定期谈话、家校沟通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双减”后的日常生活。

镇江市教育局局长黄科文告诉记者,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但在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要求下,仅靠班主任一己之力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及时性的教育需求。同时,学科教师只承担教学职责,部分教师“重教学轻育人”的倾向仍然存在,教育与教学相脱节导致教学效率不高。“这种育人模式亟须改变。要让全体教师切实肩负起教书和育人的职责,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早在2013年,镇江就已开始相关探索。如润州区建立了“班级教育小组”区域德育工作机制。“‘班级教育小组’由2—3名教师、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组成,1名教师作为班教组长,教师和家长确定牵手学生,开展教育帮扶活动。”黄科文告诉记者,“班级教育小组”改变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让班主任不再陷于事务性工作的无序忙碌状态,“这为全市全面探索全员育人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总结前期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全市教育工作实际,2022年6月,镇江市教育局印发《关于推行中小学全员导师制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自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起,在全市所有中小学的所有年级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通过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制度体系,构建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和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打造“家-校-社”协同的学生全面发展支持网和身心健康守护网。

“全员导师制是学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德育、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等方式,为每个学生确定导师,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各方面予以指导。”镇江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张志锁说,在《实施方案》出台后,丹阳、句容、扬中、润州、丹徒等市(区)教育部门也相继印发本地落实方案,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以“小步骤、小步走”的方式推行全员导师制。

句容市积极制定“1+N”学生导师制实施方案,全域推进“1+N”学生成长导师制和“N+1”特殊学生成长关爱制,导师与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组成互助团队,通过聚焦导师基本任务、制定导师工作手册、开展年度优秀导师评选等,让导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中,“1+N”学生成长导师制中的“1”指由学校聘请任课教师担任导师,“N”为5—10名学生,它将原先单一的班主任日常教育“升级”为全科教师参与管理,除了教授知识,还要对学生生活及心理负责;“N+1”特殊学生成长关爱制,即为每个特殊学生配备由校级干部、导师、心理健康教师、同学组成的帮扶小组,及时掌握情况,及时干预疏导。

镇江市江南学校是该市“全员导师制”试点校。该校积极开展师生双向互动,通过举行师生见面会、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等,鼓励教师积极和学生互动。如该校教师陈洁的“星期四有约”,颇受学生欢迎。作为“成长导师”,陈洁每周四课前、课后与结对的10名学生一对一交流,孩子们将攒了一周的“悄悄话”与她分享。在她的帮助下,学生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交流,学习生活中的一个个小问题也迎刃而解。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西津渡校区针对办学规模小、班额少等实际问题,组建由学生、家长和学科教师组成的育人小组,探索网格化微团队式的育人模式;镇江崇实女中·茅以升中学编写《导师谈心谈话工作指南》《学生心理保健手册》《心理委员培训手册》等工作规范,让全员导师制实施有据可依;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在每学年开学初,由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填写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班主任通过表格及开学初学生行为表现,全面了解班级学生情况。

“现在,各校的成长导师已成了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教师与学生深度交流,为学生个性发展赋能,更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张志锁介绍说,“全员导师制”工作已列入今年镇江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将以“四个强化”扎实推进,并将联合人社、民政等多个部门,加强协同保障力度。

培训赋能 以心护心

“小家伙最近状态不是很好,讲过的题目没有做出来,上课总犯困,之前沟通过,但效果不佳,希望家长和我们一起找原因。”“小朋友最近学习状态不错,物理成绩进步明显,我们一起努力促进其成长哦。”这两段文字来自镇江三中学生家长李雯收藏的微信,“这是孩子导师发给我的微信,她无微不至的关爱既是对孩子的鼓励,也是对家长的触动。”

李雯的孩子朱礼睿就读于镇江三中九(9)班,导师是该班物理教师丁海燕。李雯告诉记者,丁海燕虽然不是班主任,但年轻有活力,妙招还特别多,深受学生喜爱。“有次孩子带回家一块巧克力,一直放在冰箱舍不得吃,说是丁老师给他的,用来缓解考前焦虑,寓意巧妙用力克服困难。”

如何当好中学生的成长导师?起初,丁海燕也感到茫然无措。“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多亏了培训赋能。”丁海燕介绍说,学校结合生源特点和工作实际,定期就全员导师制工作组织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和集体教研,强化经验分享和案例教学,提高导师开展学生个性化指导和家校沟通的能力。

导师胜任力参差不齐是推行全员导师制的难点之一。为此,镇江市将全员导师制培训纳入教师培训项目,组建导师专业培训分层分类体系,为各学段导师设置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衔接教育、家校沟通与家庭教育指导等培训课程;同时研制《导师工作指导手册》《导师家访手册》等操作手册,指导教师掌握全员导师制的工作方法和技能。通过相关培训,导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基本职责和关键工作,并掌握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良师”好做,“益友”难当。“‘导师’与‘教师’虽一字之差,但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双向自愿互选。”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校长夏全喜介绍说,每名导师都要撰写自我介绍,让学生对其有更多了解,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导师,学校在尊重双方意愿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导师以朋友的平等姿态与学生互动交流,是当好‘益友’的前提。”

最近,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七(8)班学生黄心妍一改闷闷不乐的状态,变得阳光自信了。前段时间,从小学音乐的她因学业压力大放弃了音乐之路,文化成绩却没有太大改观,这让她愈加迷茫。作为导师的巫丽萍了解到黄心妍的心事,推荐她阅读知名音乐家的奋斗故事,帮助她在阅读中逐渐找回了自我。

全员导师制打破了“德育是班主任的职责”这一观念,要求每名教师树立并践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却也衍生出新的问题——导师与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职责怎么区分?镇江崇实女中·茅以升中学用实践作出了回答。该校导师与班主任一起开展工作,既分工又合作。班主任主抓班集体建设,导师侧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遇到问题,导师和班主任通力合作、共同解决。

“中午食堂的饭菜合口味吗?”“学习上有不懂的吗?”“课后作业来得及完成吗?”……翻开该校《导师谈心谈话工作指南》,密切师生关系的聊天话题数不胜数。“谈心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最佳方式。这些话题学生易接受、好回答,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很安全,接着导师们再将谈话引向深入。”镇江崇实女中·茅以升中学校长王飞告诉记者。

全员导师制的推行,实现了从“经师”到“人师”的转变,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导人”更“导心”。江南学校推广“2×10法则”,即每名导师每天花2分钟,多一点时间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一点温馨笑容,多一点真挚问候,多一点细心呵护,连续10天了解所导学生。该校党总支书记袁广明介绍说,学校要求导师以学生需要为中心,帮助其应对成长中的问题与挑战,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指导。

全员导师制的根本出发点是“导”,即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在镇江市各校推行全员导师制的过程中,“导”的形式不一,“导”的方法不拘,“导”的结果不凡,导师们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江南学校,生物教师何庆玲组织所导学生成立“细胞何&核导师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各类生命蕴含的美好和力量;物理教师刘颖开设“解忧杂货铺”,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事;体育教师李惠开设“‘瑜’悦一分钟”,用1分钟瑜伽放松术让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机制引领 创新推进

“全员导师制构建了‘常规+多元’的师生关系,形成了‘班主任+导师’的家校沟通新模式。”丹阳市云阳学校校长王伟告诉记者,在导师们的引领下,全校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云阳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85个班级、4060名学生。如此大的办学体量,给学校的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学生身心健康工作带来了不小挑战。全员导师制的推行,为学校提升办学成效找到了新的切入点。该校明确导师“六个一”基本工作要求,即学期初一次全面了解,每月一次深入谈心、一次家长访谈,每学期一次活动指导、一次家庭走访、一次综合评价。同时关注问题多发预警时段,关心重点干预群体,由校长室牵头,指导组、执行组、监察组明确分工,网格化管理,确保全员导师工作常态化开展、高效率落实。

作为一项全市推行的育人路径改革探索,镇江市在全员导师制工作实施之初,就从总体目标、工作原则、工作举措、支持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在组织领导方面,该市明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须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并协调区域内各部门协同联动;中小学要成立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团队,依托年级组、行政班和教育教学管理、人事等部门,明确落实全员导师制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编制学校全员导师制“一校一案”,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此外,镇江市还要求各校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加强合作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定期反馈制度,促进班级管理和导师工作的协调推进;建立导师育人工作档案制度,记录导师工作过程和实效;不断建立、完善导师培训制度、导师团集体教研制度、导师评价激励制度等。

“作为首批试点校,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德育处等部室组成的行政工作小组,以及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句容华阳实小校长孟纪军告诉记者,领导小组负责导师制的规划和指导,工作小组负责导师制的工作推进和督导;导师组在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指南、情绪调节、心理疏导等方面提供陪伴式关怀和指导。“我们会通过检查谈话记录、电子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方式了解开展情况,两周一检查,遇到问题及时整改,班主任、年级部的每月考核中也有针对全员导师制的相关考核。”

为创新推进机制,镇江市还将全员导师制纳入学校绩效考核、文明单位测评和德育工作评估体系,完善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将教师承担育人导师情况纳入考核项目,开展星级导师评定和优秀导师评选,并将导师工作经历及成效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创先评优等的重要参考。担任10名以上(含10名)学生导师经考核优秀的,每满3年可视同1年班主任任职经历。

全员导师制实行近一年来,镇江市教师育人责任进一步落实,育人意识普遍增强,学科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多教书少育人”的情况得到改观。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213名教师中,超过88%的教师表示“很愿意”或“比较愿意”担任导师,认为推行全员导师制“很有必要”或“比较有必要”的教师超过86%。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183名学生中,超过94%的学生对全员导师制持积极态度,并希望继续实行。

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育人方式转变的有效举措,镇江市教育局未来将进一步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同保障力度,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落实全员导师制工作专项绩效经费,为实施全员导师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