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发源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在七夕节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那么你知道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哪些吗?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资料图】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喜鹊桥成催凤驾。——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孟浩然《他乡七夕》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世间离恨何年罢。——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庆人间七夕佳令。——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柳永《二郎神·炎光谢》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七夕》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杜甫《牵牛织女》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唐.宋之问《七夕》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晏几道《鹧鸪天·七夕》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唐?李商隐?《七夕》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唐?崔国辅?《七夕》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宋?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唐?李中?《七夕》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唐?李郢?《七夕寄张氏兄弟》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唐?崔涂?《七夕》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唐?杜甫?《七夕》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唐?卢纶?《七夕诗》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唐?李贺?《七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唐?刘言史?《七夕歌》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唐?刘禹锡?《七夕二首》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宋?晏几道?《七夕》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唐?卢殷?《七夕》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唐?刘禹锡?《七夕二首》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唐?卢殷?《七夕》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唐?白居易?《七夕》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唐?卢纶?《七夕诗》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唐?李峤?《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唐?宋之问?《七夕》
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唐?杜审言?《七夕》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唐?李贺?《七夕》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古意》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宋?杨璞?《七夕》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唐?刘威?《七夕》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唐?刘威?《七夕》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迢迢牵牛星》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张埜《夺锦标·七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王建《七夕曲》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孟浩然《他乡七夕》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罗隐《七夕》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王建《七夕曲》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夜色银河情一片。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七夕节的真正含义是情人节和少女节,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在七夕节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我国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姐诞,又称七娘会、七娘妈诞等。七姐(织女星)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其诞辰。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老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z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哪些相关文章:
★ 有关七夕节朗诵的诗歌5篇
★ 关于七夕情人节的诗句
★ 关于七夕主题活动方案大全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 七夕节经典诗句大全
★ 关于描写七夕节的古诗词欣赏【5首】
★ 各朝代七夕的古诗及其鉴赏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